当前位置: 信息公开 政策解读
《市应急委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安市实施“绿色生命通道”工程预案》(2021版)政策解读
时间:2022-02-14  来源:淮安市应急管理局 作者:

淮安市实施“绿色生命通道”工程预案(2021版).jpg


为便于理解和落实,现就《市应急委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安市实施“绿色生命通道”工程预案》(2021版)内容作如下解读。

一、制定背景

为保障全市救护车、消防车等特种车辆在执行危重伤病救护、灭火抢险救灾、重大险情处置等紧急任务过程中,快速、安全、高效、有序到达现场,及时实施应急救援工作,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。

二、制定过程
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》《淮安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》等法律法规及文件,制定本预案。

市指挥部办公室履行应急值守、指挥调度、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;负责编制、修订“绿色生命通道”应急预案;组织市公安交警部门、市消防救援支队、市卫生救护部门开展应急处置措施的会商,协调本市范围内“绿色生命通道”工程的应急演练、应急处置、调查评估、信息发布、应急保障和宣传培训等工作。

三、主要内容

(一)适用范围

本预案适用全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紧急伤病救助、火灾处置、事故救援、抢险救灾、重大险情处置等紧急情况下的道路交通保障。

(二)主要措施

发生紧急伤病救助、火灾处置、事故救援、抢险救灾、重大险情处置等紧急情况时,市卫生救护部门、市消防救援支队由于交通拥堵、交通事故、道路施工等原因,无法快速到达现场处置时,由市卫生救护部门、市消防救援支队向市指挥部办公室提交启动预案申请,市指挥部办公室审核通过后,提请市指挥部批复,批复同意后,由市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。

发生紧急救护、救援事件时,市卫生救护部门、市消防救援支队向市公安局指挥中心(110报警服务台)报告,由市公安局指挥中心(110报警服务台)向市交警支队指挥中心及时通报紧急情况发生的时间、区域地点、途径路线、危险程度、简要情况以及特别交通保障需求等信息。

各级公安机关指挥中心、交警部门指挥中心接报后,根据救护车、消防车行驶路线迅速调集任务车辆途经区域的交警大、中队警力,火速赶往相关道路布警布控,采取相应交通管制措施,控制途径区域车辆、人员交通流量,为救护救援车辆、人员进出现场开辟专用通道,同时与市卫生救护部门、市消防救援支队保持密切联系,遇有交通堵塞一时难以疏导的,及时建议救护、救援车辆按照市交警部门规划的新路线行驶,确保救护车、消防车等特种车辆通行顺畅。

发生重大紧急救护、救援事件时,可通过交管直播网、官方微信、微博等信息平台,及时发布路况信息,提醒引导其他车辆驾驶人主动避让、绕行,减轻易堵点段的交通压力,防止出现大面积交通拥堵。

救护、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,要本着“时间第一、安全第一、生命第一”的原则,根据伤病人员情况,就近、就病、就急选择医院,并通过120指挥平台,迅速将信息反馈至医院。医院获悉信息后,要立即开启“绿色通道”,提前做好救治准备,并从技术力量、医疗设备、护理人员的配备等方面予以优先保障,确保危重、急症伤病员得到及时、高效、优质、便捷的救治服务。

伤病人员到达医院后,救护部门要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各级公安机关指挥中心、交警部门指挥中心,取消交通管制措施,恢复现场交通秩序。




相关阅读:市应急委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安市实施“绿色生命通道”工程预案(2021版)的通知